首页> 投融资服务>银保监会下发专项文件 结构性存款迎强监管

 

 

银保监会下发专项文件 结构性存款迎强监管

选稿人员:刘磊   |   发布日期:2020/6/28 9:39:16   |   浏览次数: 1106


  近期,银保监会就银行机构结构性存款违规展业问题下发专项文件,要求银行科学审慎设计结构性存款,不得发行收益与实际承担风险不相匹配的结构性存款,避免银行机构盲目提升存款成本。


  今年以来,结构性存款产品规模连续增长,并在4月末达到历史峰值2.14万亿元,较年初增长2.54万亿元。央行最新数据显示:截至5月末,全国商业银行结构性存款余额为11.84万亿元,环比4月末下降3009亿元。


  分析人士指出,要从根本上遏制结构性存款市场乱象,应当从四方面着手。其一,及时完善相关监管法规,将结构性存款纳入有效法治监管轨道。其二,及时开展经常性的专项整治。其三,及时加强引导,消除存款竞争上的本位主义思想,让结构性存款回归本源和走上健康可持续发展轨道。其四,对商业银行机构在空间上进行重新布局,消除为完成业绩盲目争夺存款。


  结构性存款迎强监管


  据中国证券报,银保监会政策研究局一级巡视员叶燕斐介绍,近期,银保监会就银行机构结构性存款违规展业问题下发专项文件,要求银行科学审慎设计结构性存款,不得发行收益与实际承担风险不相匹配的结构性存款,避免银行机构盲目提升存款成本。


  央行数据显示,截至5月末,中资银行结构性存款规模为11.84万亿元。今年以来,结构性存款规模和增速反弹,其背后的套利问题、业务乱象引起监管关注。


  保监会首席风险官兼新闻发言人肖远企表示,部分信贷资金套利问题主要原因是近期资金成本利率下降较快,导致某些领域出现“倒挂”,即负债端融资利率低于资产端某些产品的利率。今年有些银行发行的结构性存款产品利率超过4%。与此同时,银行对于一些小微企业贷款、大型企业中长期贷款等利率却较低,导致个别企业以较低利率融资后投资一些结构性存款产品。这些行为违反了监管规定,监管部门要求信贷资金必须有真实用途。


  肖远企表示,接下来监管部门对违规挪用银行信贷资金、违规套利等行为会继续加强监管,坚决查处并予以纠正,包括收回信贷资金等。


  另据第一财经,6月12日,北京银保监局下发《关于结构性存款业务风险提示的通知》,对辖内银行敲警钟。北京银保监局称,在日常监管中关注到,部分银行结构性存款业务规模出现一定反弹,增量增速“双高”;个别银行在产品设计和宣传销售中仍存在一些不审慎行为,如产品嵌入的衍生品交易行权条件区间过于宽泛,产品信息披露和风险提示不到位等。这些行为加剧了存款市场的非理性竞争,并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个别企业利用疫情期间低息信贷资金购买结构性存款套利的动机。


  鉴于此,北京银保监局要求辖内银行,要严控业务总量及增速,确保产品设计审慎合规,加强资金来源甄别,切实规范宣传销售行为。


  5月末结构性存款规模环比下降3000亿元


  据经济日报,今年以来,结构性存款产品规模连续增长,并在4月末达到历史峰值2.14万亿元,较年初增长2.54万亿元。央行最新数据显示:截至5月末,全国商业银行结构性存款余额为11.84万亿元,环比4月末下降3009亿元。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结构性存款监管力度的加强,下降趋势仍会延续,预计未来结构性存款规模还将缩小。


  实际上,近年来监管层已出台若干政策,将结构性存款保底利率纳入自律管理范围。在此背景下,为何还出台“压量控价”的监管措施呢?光大证券首席银行业分析师王一峰认为,这属于应急手段,旨在打击资金套利行为,降低银行综合负债成本。


  其实,对结构性存款的整治,与我国三大攻坚战紧密相关。2020年是我国三大攻坚战中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的收官之年。“今年年初以来,通过财政部贴息与央行降息降准一系列组合拳,我国贷款平均利率较年初下降22BP,企业通过短贷、票据等方式获取的资金成本已显著低于商业银行结构性存款利率。”新时代证券分析师郑嘉伟解释称。


  王一峰表示,长期来看,应逐步推进结构性存款的“假结构”向“真结构”转变,通过货币政策价格信号的传导,引导结构性存款利率缓慢下行,最终推进存款利率的并轨,而这一过程或将是长期的。


  后续或继续压降3万-5万亿


  据21世纪经济报道,中信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明明表示,结构性存款自2017年起快速增长,增长的势头一直持续到2019年,此后较为稳定。到了2020年,又迎来了一小波上涨的风潮:1-4月连续上涨。其中1-2月增长1.2万亿。3-4月则增长了1.3万亿。


  据媒体报道,多家股份行已经收到了监管部门的窗口指导,要求压降结构性存款规模,在今年年底前逐步压降至年初规模的三分之二。明明表示,如果这一监管要求是针对所有银行的,那么压降的规模将达到5.7万亿,这也是目前预计的上限。而如果说窗口指导仅针对中小型银行,那么压降规模在3.8万亿左右。


  某股份行资产负债部人士表示,我们要求6月末结构性存款余额下降到去年年末的水平。因为6月末到期的规模比较大,规模相应会下降很大一部分。


  明明表示,短期来看结构性存款的压降部分很可能会转移到一般存款,对中小银行不利。除此以外,一般性存款难以完全实现短期内对结构性存款的有效替代,结果很可能反映为部分银行的负债缩表。若此类银行已经持有较多的债券市场投资并参与委外业务,则可能存在一些产品赎回和债券抛售。


  长期来看,银行结构性存款压降可以一定程度上打击高息揽储行为,规范银行存款利率定价。最终将会带动银行负债成本的下行,降低银行的负债成本,缓解银行经营压力,也帮助银行打开了各类资产的配置空间,长期来看必然利好债市,也有助于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


  整治结构性存款乱象需从四方面入手


  据上海证券报,继北京银保监局发文整治结构性存款业务之后,多地银保监局正酝酿出台整顿措施,已有银保监局针对辖内结构性存款增速过快的银行发出业务风险提示:要求逐月降低结构性存款规模,在年末将总量控制在政策要求范围之内。


  其实,近几年结构性存款也一直是监管部门的监管重点,监管部门为此出台了相关监管措施,然而治理却收效甚微。其原因有三个方面。首先,近年商业银行同业空转、非标通道等业务受到严厉监管,尤其理财新规发布之后,商业银行负债更是受到较大制约,为突破监管限制,有些银行打起了监管“擦边球”。其次,监管部门虽然将结构性存款纳入了监管范围,但缺乏相应监管法规,对在结构性存款弄虚作假的商业银行处罚过轻。最后,银行机构设立过多,已到严重的饱和状态,尤其是小法人银行过多,在存款业务上相互不惜成本的争抢现象已到相当激烈的程度。


  由此,要从根本上遏制结构性存款市场乱象,应当从四方面着手。其一,及时完善相关监管法规,将结构性存款纳入有效法治监管轨道。应制订专门的结构性存款监管办法,将商业银行结构性存款的范畴、开展规模、开展标的和方式及相关信息披露作出明确规定,消除监管法制缺位现象。其二,及时开展经常性的专项整治,将商业银行所有结构性存款及其行为纳入有效监管范围,消除监管真空。设立结构性存款监管机构,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其三,及时加强引导,消除存款竞争上的本位主义思想,为净化存款竞争环境奠定坚实基础。督促商业银行开展系统学习或培训,让其自觉开展自我排查,让结构性存款回归本源和走上健康可持续发展轨道。其四,对商业银行机构在空间上进行重新布局,对银行机构设置过多的地区适当进行撤并重组,消除为完成业绩盲目争夺存款,而加剧结构性存款混乱无序的内耗式竞争现象,为彻底整治结构性存款市场营造有利的竞争环境。


(责编: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