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信息服务>移动支付下半场:从服务消费者向赋能中小企业升级

 

 

移动支付下半场:从服务消费者向赋能中小企业升级

选稿人员:郭红丽   |   发布日期:2019/11/29 14:09:17   |   浏览次数: 2648


  我国移动支付发展目前已取得全球领先地位。数据显示,2018年全年,我国银行业机构共处理移动支付业务605亿笔,金额277万亿元;非银行支付机构共处理移动支付业务4722亿笔,金额168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7.39%和59.73%。与2012年相比,移动支付交易笔数增长了200倍,交易金额增长了170余倍。

  支付是现代经济活动链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承载着资金流转的基础性功能。我国移动支付快速发展无疑改变了人们的支付习惯和支付方式。除此之外,它的价值还体现在哪些方面?

  在11月28日举行的第八届中国支付清算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司长温信祥表示,网络支付、移动支付等新型支付科技的发展,除了推动社会经济增长,满足人民群众需要以外,也在推动社会经济结构转型上发挥了更大作用。特别是移动支付的普及,带动了我国移动电子商务、餐饮外卖、共享出行、O2O等一大批新业态的产生,这些新业态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也改变了产业结构。在部分地区,这些新业态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2018年,我国在全球电子商务销售总额中排名第一,全球电子商务有50%来自中国。腾讯公司副总裁、腾讯金融科技业务负责人林海峰也认为,移动支付行业的发展,有效提高了支付结算速度,提升了实体经济资金使用效率,在促进传统产业创新升级的同时,也培育了共享经济等新的数字经济增长点,同时拉动如“夜经济”和零售消费的增长,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产业融合发展。

  以条码支付为代表的移动支付在我国的普及,成为数字金融在全球发展的一个经典案例。林海峰表示,“中国式”支付创新能够取得成功,其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监管部门的包容性监管、完善的基础设施和账户体系、移动互联网的政策红利等。“最为重要的一点,从产业内部结构来看,我国支付行业主体打破惯性思维,创建了直接服务于付款人和收款人的全新支付业务模式,迅速激活了产业创新动力和爆发式增长空间。”

  目前,支付产业链生态体系初步形成,包括商业银行、非银行支付机构、清算机构、支付服务商、用户、商户等共同形成较为完整的支付生态体系,建立起“产业森林”,形成开放创新的新生态;同时,支付行业向金融化、生态化、技术化、多元化方向迈进,产生了“支付+”新业态,实现了多方共赢和行业繁荣发展。林海峰估计,从2012年到2018年,根据支付交易规模可以推测,第三方移动支付收入规模将从约3亿多元增长到1500多亿元。

  对于支付行业的下半场,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香港交易所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认为,B端支付服务是一大方向。他表示,B端市场对于支付服务的综合需求,远比C端市场更为复杂。C端市场的支付服务主要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交易买卖行为,而B端市场的支付服务,需要延伸服务链条,涉及营销、财务管理、应收账款管理、资金归集、风险控制等多维度的服务需求,这对于支付服务的融合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林海峰也表示,移动支付需要从服务消费者向服务中小企业升级。消费互联网连接了用户和商品、用户和服务,那么,产业互联网则会服务企业与企业、生产与流通、上游与下游。

  支付清算市场潜力巨大,具备全能优势的商业银行与具备用户体验优势的支付机构如何加强合作?中国银行支付清算部总经理范耀胜表示,商业银行在账户体系、支付系统、风险控制和资金增值服务方面具备优势;新兴机构在小额、便捷、惠民方面有所特长。各方在很多领域存在合作空间,可以取长补短,共同服务好各类市场参与者。具体来说,实现对C端的突围,深度参与老百姓衣食住行日常生活之中;对B端赋能,深度参与企业全生命周期和全生产链条;对G端连接,助力政府数字化转型,为更多的客户提供便捷服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