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律咨询与服务>山东乐陵“村级扶贫专岗”解特困

 

 

山东乐陵“村级扶贫专岗”解特困

选稿人员:孙志鹏   |   发布日期:2020/12/14 15:25:09   |   浏览次数: 2614


  • □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姜东良

    □ 见习记者 李娜

    山东省乐陵市共有省定扶贫工作重点村69个,建档立卡贫困户6772户、12967人,是鲁西北地区脱贫任务较重的县市之一。近年来,乐陵市将“村级扶贫专岗”作为脱贫攻坚工作的切入点,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设立“村级扶贫专岗”,聘请有意愿且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上岗,就近照顾老弱病残等特困户,在互帮互助中破解特困群体脱贫解困难题。

    乐陵市通过岗位标准化、资金多元化、管理规范化推进“村级扶贫专岗”设立,激活了脱贫攻坚乘数效应。目前,乐陵市设立“村级扶贫专岗”523个,服务特困群体1361户、2095人,69个贫困村全部脱贫摘帽,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

    “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因年老体弱、因病、因残等造成的半能半失能贫困人口占85%,他们进不了厂、干不了重活,脱贫难度大。‘村级扶贫专岗’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就近照顾老弱病残等特困户,同时破解脱贫与解困两大难题。”乐陵市委书记樊廷雷说。

    为了让“村级扶贫专岗”设立规范化、制度化,乐陵市出台《乐陵市村级扶贫专岗岗位管理办法》,制定上岗人员8项聘用标准、5类19项服务标准,让上岗人员当好帮扶员、代办员、信息员,帮助贫困人员解决买药送诊、日用品代购等跑腿难题,做好反馈诉求、传达信息、劝说开导等工作;专门设立专项资金,坚持“财政拨一块、集体投一块、社会筹一块”,目前已投入村级扶贫专岗资金741万元;发挥爱心企业、合作社等经济组织示范带动作用,开展“一对一”“一对多”结对帮扶,目前已发动23家企业、67家农民合作社出资131万元,为贫困户提供扶贫专岗129个。

    如何让“村级扶贫专岗”工作融入社会治理大局?乐陵市搭建“村级扶贫专岗”精准对接平台,让专岗聘用人员与村“两委”干部、网格员实时沟通,及时了解贫困群众的家庭状况、身体健康程度和生产生活需求等信息,掌握专岗人员和帮扶对象需求,及时反馈处理。同时,定期开展技能培训,提升服务水平,现已开展家政服务、养老护理、月嫂培训等技能培训471次,培训贫困人口3329人次。

    乐陵市还搭建考核评价平台,制定扶贫专岗岗位考核办法,定期对专岗人员服务开展满意度调查,根据调查的满意度进行考核,树立了勤劳者多得、多劳者先得、不劳者退出的正确导向。

    “村级扶贫专岗”体现出的是乐陵市“对症”帮扶、“靶向”脱贫的精准工作思路。为了让群众过上有滋有味的好日子,乐陵市不断创新扶贫举措,“帮办不包办”,带领群众走上脱贫致富、乡村法振兴的幸福路。

    2018年9月,省派乐陵市乡村振兴服务队进驻杨安镇后,根据杨安镇聚集了213家调味品加工企业、具有很好的特色产业基础的情况,提出了“扩大优势、补齐短板,打造拳头产品和知名品牌”的发展策略,协助杨安镇推广“味都杨安”集体商标,带领当地11家调味品企业参加食品博览会,推广特色产品,洽谈合作项目。

    “从发展调味品产业入手为村民做实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杨安镇已成功入选全省首批创建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名单。”省派乐陵市乡村振兴服务队队长、省人大常委会研究室副主任梁荣合说。

    在创新脱贫工作措施的同时,乐陵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留守人员关爱保护工作,创新实施“365暖留工程”,围绕各级组织关心、留守人员安心、务工人员放心“三心”工作目标,明确有人管、有人帮、有人爱、有场所、有增收、有安全保障“六有”工作标准,强化建立领导保障机制、多舆论引导机制等“五项”保障措施,真正解决农村留守人员的生活、就业、教育、娱乐、安全等问题,使农村留守人员经济收入大幅提高、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社会保障更加健全。

    截至目前,乐陵市已建成星级暖留服务中心912处,覆盖留守老人6850余人、留守儿童7900余人,留守妇女5100名,提高了农村留守人员的幸福感,让外出务工人员放心创业、安心生活。


  • 责任编辑:吴迪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