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动态>2020年全区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迈向新阶段

 

 

2020年全区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迈向新阶段

择稿人员: 刘磊    |  发布日期: 2021-03-03   |   访问次数: 974    
字体:
〖背景色:

2020全区工业园区经济运行保持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产值、税收、利润均实现较快增长,产值超百亿工业园区建设步伐加快,工业园区亩均效益水平明显提升,全区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迈向新阶段。

一、工业园区主要经济指标较快增长

监测的112个工业园区工业产值、税收、利润分别增长7.7%5.4%2.6%,分别高于全区规上工业7.012.2、13.5个百分点。其中,10个国家级工业园区产值9.5%增速为14.9%税收8.2%增速为118.3%利润18.9%增速为19.5%54个自治区级工业园区产值75.4%增速为6.9%税收80.0%增速为-1.6%利润75.1%增速为-0.3%48个盟市级工业园区产值13.9%增速为6.3%税收11.3%增速为19.8%利润5.6%增速为-12.4%

一是产值超百亿工业园区产值总量达八成以上。监测的112个工业园区中产值超百亿元的达38个,较2019年末增加6个,产值占比84.2%。其中,100-300亿元的工业园区为28个,产值占比达39.3%;300-500亿元为4个,产值占比达13.4%;超500亿元以上为6个,产值占比达31.5%。产值排名前10工业园区产值均超300亿,占比达44.9%,分别为乌海市经济开发区、内蒙古鄂托克经济开发区、包头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内蒙古赤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包头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鄂尔多斯大路工业园区、呼和浩特金桥经济开发区、内蒙古包头金属深加工园区、内蒙古霍林郭勒工业园区、内蒙古鄂尔多斯苏里格经济开发区。

二是工业园区税收收入近900亿元。从总量上看,总量居前三位的鄂尔多斯市(292.9亿元)、呼和浩特市(205.5亿元)、包头市(85.5亿元)工业园区税收收入占比达66.4%,呈现出收税贡献集中度高、工业园区发展势头强劲的现象。从增速上看,增速前三位的是呼伦贝尔市(增长58.6%)、乌兰察布市(增长47.3%)、锡林郭勒盟(增长18.5%)。增速居后三位的是乌海市(下降0.7%)、鄂尔多斯市(下降1.6%)、阿拉善盟(下降32.2%)。

三是工业园区利润总额保持正增长。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因素影响全区工业园区利润总额增速有所放缓,但仍保持正增长,同比增长2.6%。从总量上看,总量居前三位的鄂尔多斯市(342.6亿元)、呼和浩特市(181.2亿元)、包头市(117.9亿元)工业园区利润占比达72.4%,成为拉动利润增长的“主力军”。从增速上看,增速前三位的是锡林郭勒盟(增长71.0%)、包头市(增长48.2%)、巴彦淖尔市(增长48.0%)。增速居后三位的乌兰察布市(下降65.8%)、呼伦贝尔市(下降44.2%)、乌海市(下降36.5%工业园区效益低位运行利润下降幅度较大

四是西部园区发展较好于东部。东西部工业园区产值总量是1:3关系,东部盟市工业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占全区工业园区的24.3%,增速为18.7%西部盟市工业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占全区工业园区的75.7%,增速为4.6%产值超百亿的38个园区中西部占到29个,东部仅为9个;产值超300亿的个10园区中西部占到8个,东部仅为2个;产值超500亿的6个园区中西部占到5个,东部仅为1个。西部盟市工业园区税收、利润占比均为4/5以上。

五是呼包鄂三市工业园区总产值占据半壁江山总量上看,14盟市(含2个计划单列市阿拉善盟、巴彦淖尔市、鄂尔多斯市以外,其他盟市工业园区工业总产值实现增长,增长面为78.6%。总量居前三位的鄂尔多斯市(2789.6亿元)、包头市(2497.1亿元)、呼和浩特市(1164.8亿元)工业总产值占据半壁江山,达到52.5%,成为全区工业发展的集聚区;总量后三位的兴安盟(225.5亿元)、满洲里市(64.1亿元)、二连浩特市(6.0亿元工业总产值占全区的2.4%,发展潜力需要进一步挖掘。增速上看,增速超过全区平均水平的为8个,低于全区平均水平的为6个。增速前三位的是二连浩特市(增长559.5%)、兴安盟增长92.8%)、呼伦贝尔市增长39.6%)增速三位的是鄂尔多斯市(下降0.1%)、巴彦淖尔市(下降0.7%)、阿拉善盟(下降1.5%

二、工业园区亩均效益明显提升

各盟市积极落实全区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意见,把亩均效益论英雄”确定为发展方向,提高工业园区效益水平,2020年全区工业园区亩均产值、亩均税收、亩均利润等各项指标均实现明显提升。

一是亩均产值增加3.7万元。监测的全区工业园区亩均产值为52.0万元/亩,同比增加3.7万元,增幅7.7%。从园区看,亩均产值超过全区平均水平的工业园区达42个,占37.5%;亩均产值低于26万元/亩(全区平均水平一半)的工业园区达41个,占36.6%。亩均产值前三位的园区为鄂尔多斯大路工业园区(326.9万元/亩)、包头装备制造产业园区(263.3万元/亩)、锡林郭勒经济技术开发区(244.3万元/亩)。从盟市看,亩均产值超过全区平均水平的盟市为5个,亩均产值低于26万元/亩(全区平均水平一半)的盟市为3个。亩均产值前三位的盟市分别为包头市(86.7万元/亩)、鄂尔多斯市(84.53万元/亩)、乌海市(76.89万元/亩)。从分布看,亩均产值前10位的工业园区中,有9个集中在“呼包鄂”区域,鄂尔多斯市和包头市分别为4个,呼和浩特市和锡林郭勒盟分别为1个,“呼包鄂工业园区引领高质量发展效应凸显

二是亩均税收增加0.2万元。监测的全区工业园区亩均税收为3.7万元/亩,同比增加0.2万元,增幅5.7%。从园区看,亩均税收超过全区平均水平的工业园区达26个,占23.2%;亩均税收低于1.85万元/亩(全区平均水平一半)的工业园区达64个,占57.1%。亩均税收前三位的园区为呼和浩特金桥经济开发区(63.7万元/亩)、鄂尔多斯大路工业园区(45.8万元/亩)、内蒙古准格尔经济开发区(29.4元/亩)。从盟市看,亩均税收超过全区平均水平的盟市为5个,亩均税收低于1.85万元/亩(全区平均水平一半)的盟市为6个。亩均税收前三位的盟市分别为鄂尔多斯市(8.8万元/亩)、呼和浩特市(7.2万元/亩)、兴安盟(4.6万元/亩)。

三是亩均利润增加0.1万元。监测的全区工业园区亩均利润为3.8万元/亩,同比增加 0.1万元,增幅2.7 %。从园区看,亩均利润超过全区平均水平的工业园区达27个,占24.1%;亩均利润低于1.9万元/亩(全区平均水平一半)的工业园区达67个,占59.8%。亩均利润前三位的园区为鄂尔多斯大路工业园区(61.7万元/亩)、内蒙古准格尔经济开发区(46.1万元/亩)、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37.1元/亩)。从盟市看,亩均利润超过全区平均水平的盟市为3个,亩均利润低于1.9万元/亩(全区平均水平一半)的盟市为6个。亩均利润前三位的盟市分别为鄂尔多斯市(10.1万元/亩)、呼和浩特市(6.3万元/亩)、包头市(4.1万元/亩)。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