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新机遇 携手共发展——“美丽青城 草原都市”呼和浩特(北京)企业家恳谈会综述
四月的北京,处处迸发着发展的活力、涌动着合作的春潮。4月10日至11日,为期两天的“美丽青城 草原都市”呼和浩特(北京)企业家恳谈会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
在4月10日的主推介会上,既有来自中铁、中国神华、华能能源交通公司等央企国企的企业家,也有来自北京中关村智酷双创人才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农经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北京本土企业家,既有京东集团、远大企业集团等全国民营500强企业负责人,也有来自全国各地内蒙古籍知名企业负责人,大家相聚一堂,叙友情、谈合作、谋发展、话未来。
一曲《站在草原望北京》,让所有嘉宾感受到了草原人民火一样的热情。
站在草原望北京,呼市人看到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发展格局,京蒙协作正向纵深推进,首府与首都骨肉相连、握指成拳。
站在首都向北疆,北京人看到的是,祖国的北大门、首都的护城河、北京的后花园,以及牵动全局的重要能源、战略资源和值得信赖的“粮仓”“肉库”和“奶罐”。
恳谈会上,呼和浩特为400多名参会人员带去招商引资“六道特色产业大餐”,即文旅业、现代服务业、乳业、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大数据产业。而呼和浩特作为首都北京的战略腹地和产业承接地,“南有雄安,北有呼和浩特”的战略构想,让与会企业家们都充满了期待;呼和浩特提供的最优政策、最好服务、最强保障,又让大家纷纷摩拳擦掌,希望尽早和草原有个约定,尽快到呼和浩特去投资兴业。
会议第一天,市政府、和林格尔新区及各旗县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相关部门便分别与54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合作内容包括金融服务、绿色生态、智慧文旅、新材料研发等,协议投资额达745亿元。
随后,呼和浩特(北京)央企国企对接座谈会、呼和浩特(北京)全国民营500强及重点企业对接座谈会、呼和浩特(北京)在京乡贤座谈会相继召开,关注呼和浩特、投资呼和浩特,携手共同发展、实现互利共赢,成为企业家和乡贤们的一致共识。
“呼市未来产业布局合理,对北京疏解企业的对接精准,京呼高铁的开通,会促动两地经济互动,我们将根据各自需求,围绕呼和浩特‘十四五’规划产业集群和产业链条,持续开展走进青城活动,助力呼和浩特高质量发展。”北大纵横管理咨询集团创始人王璞表示。
“我们对于在内蒙古投资充满信心,目前已经和清水河县在清洁能源开发及就地转化方面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助力呼市实现绿色发展。”吉林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才延福说。
“我们要大力发展京蒙协作促进工作,在呼和浩特市打造北京商会经济总部基地,转移转化京津冀地区非首都功能。”内蒙古北京商会会长水恩海表示。
京呼高铁的通车,让呼和浩特进入京津冀“2小时经济圈”,为工作在北京、休闲在呼市的“双城生活”提供了极大便利。而且呼和浩特集聚了内蒙古全区70%的高等教育资源、40%的科研机构、36%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形成了现代都市型农业、乳业、生物医药、硅材料、数字经济等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呼和浩特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自然风光独特、旅游资源丰富,区位条件优越、交通便利通达,资源要素集中、发展潜力巨大,产业特色鲜明、商机无限广阔。大家纷纷表示,要进一步关注呼和浩特、关心呼和浩特、投资呼和浩特,因为选择呼和浩特,就是选择机遇,投资呼和浩特,就是投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