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动态>呼和浩特:跑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加速度”

 

 

呼和浩特:跑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加速度”

择稿人员: 刘佳    |  发布日期: 2025-02-05   |   访问次数: 27    
字体:
〖背景色:

  走进内蒙古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谷氨酸钠生产车间,呈现在眼前的总是一片繁忙景象:智能化流水线生产设备高效运转,工人们正在忙生产、赶订单、抢进度,实验室工作人员则在进行相关检测。“我们公司产品销往全国并出口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连续10多年位居呼和浩特出口创汇第一名。2023年,公司全年实现营收54.31亿元、上缴税金5.12亿元、出口创汇2.8亿美元。”内蒙古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部经理伏广好告诉记者,公司已形成了以农产品玉米为原料制取淀粉、以淀粉制备葡萄糖、再以葡萄糖为原料通过微生物发酵生产氨基酸、生物多糖产品,最后将氨基酸母液制作成生物发酵肥反哺农业的“农产品→生物制造→氨基酸、生物多糖及肥料→农产品”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产业优、质量高、效益好、可持续的发展新路子。

  这是呼和浩特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写照。

  作为呼和浩特“六大产业集群”其中之一,生物医药产业既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未来产业重点布局的领域。近年来,呼和浩特通过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不断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迈进,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2024年1月至10月,呼和浩特生物医药产业完成产值153.7亿元,占全市工业比重约7.3%。

  生物发酵领域,呼和浩特作为国内较大的生物发酵基地,生物发酵能力达9.4万立方米,形成了“玉米—淀粉—液糖—中间体—原料药—成品药”的产业链。金霉素预混液和盐酸金霉素产量占全球产量60%左右,产品65%以上出口;辅酶Q10产量占全球50%以上,占内蒙古自治区100%;是全球最大的黄原胶、阿维菌素生产基地,在行业内具备较强市场竞争力;博晖生物技术产业基地项目、科拓益生菌产业基地项目、双奇药业生物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华域干细胞存储制备项目加快建设,拓展了生物医药产业新业态,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延伸。

  生物疫苗领域,呼和浩特汇聚了金宇生物、华希生物、必威安泰、金河佑本等兽用疫苗生产龙头企业,形成了金源康、大溪生物、草原绿野、维克生等以血清、佐剂、培养基生产为配套的产业供应链,产业集聚效应明显。金宇生物拥有三大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自治区动物疫苗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内蒙古分中心、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分中心,动保产品涵盖了猪、牛、羊、禽、宠物五大类,共有110多种疫苗、50多种诊断试剂,覆盖全国市场并出口周边国家,拥有全球最大的口蹄疫疫苗智能制造基地,全球首家mRNA疫苗及核酸药物智能化制造项目落地实施,是全国首个将亚单位非洲猪瘟疫苗报送临床评价的单位;华希生物牛大肠杆菌galE基因缺失灭活疫苗(Z9株)获得新兽药证书,填补了国内空白;必威安泰获批全国首家基因标记的口蹄疫疫苗新品“瑞泰净”;金河佑本历经17年成功研发新型布病活疫苗“佑布泰”,在布病疫苗方面实现新突破。

  中医药(蒙医药)领域,呼和浩特现有道地中医(蒙医)药材品种102种、中医药(蒙医药)生产企业14家,能生产丸剂、片剂、胶囊剂、散剂、颗粒剂、口服液等剂型在内的约16种剂型。通用中药、盛齐堂药业、宇航人等药材种植企业的黄芪、黄芩、板蓝根、甘草、沙棘等道地药材种植规模不断扩大,总面积近70万亩,特别是呼和浩特地产黄芪,具有极为优秀的药用价值。大唐药业、兰太、元和、奥特奇等药企均已在全国形成知名度,皮炎宁酊、苁蓉益肾颗粒、参竹精片、清热八味胶囊等药品享誉国内外,其中苁蓉益肾颗粒单品销售额突破亿元。在院内制剂开发应用领域,内蒙古自治区国际蒙医医院、呼和浩特市中医蒙医医院不断开拓创新,在中医药(蒙医药)诊疗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大唐药业健康科技产业园区项目和内蒙古自治区国际蒙医医院国家蒙药制剂中心项目加快推进,奠定了中医药(蒙医药)产业升级的良好基础。

  科技与产业的双向奔赴,让科拓生物的核心科研专家团队——内蒙古农业大学教授张和平带领的科研团队建成全球最大的乳酸菌种质资源库,突破了高活性乳酸菌产业化等一系列技术难题,打破国外企业垄断。“以张和平教授名字命名的干酪乳杆菌 Zhang在调节肠道菌群、增强免疫力等方面拥有34项专利技术,已成为国产乳酸菌的最强代表。截至去年上半年,我们公司拥有与益生菌等相关的发明专利93项(含2项国外专利),实用新型专利27项、外观设计专利1项以及多项非专利技术。”内蒙古科拓生物有限公司工作人员石磊介绍。

  目前,呼和浩特市拥有生物医药企业75家,创新平台载体143个、研发机构117个,各类药品注册批件602个,拥有有效发明专利1123件。

  “下一步,我们将从国家、自治区、市级三个层面协同发力,共同推进科技‘突围’工程,围绕‘打造中国北方绿色生物医药基地’目标,通过搭建科技创建平台载体,吸引集聚人才团队、组织实施重大工程项目等方式,推动产业集群做大做强,构建现代产业化体系,不断提升呼和浩特市生物医药产业的核心竞争实力,为产业开辟新赛道,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呼和浩特市科技局局长李孔燕表示。

  来源:呼和浩特日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