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场监管部门多措并举保市场主体
3月21日,记者从呼和浩特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了解到,在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下,很多市场主体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市市场监管局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多措并举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全力“保市场主体”。
据了解,为保护好市场主体,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协同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局全面推动电子证照运用,实现跨地区、跨部门互认互信,在政务服务及商业活动等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利用电子亮照亮证,实现身份识别、资格查验、证照留存等功能全程电子化。
同时,在优化企业开办和注销上出实招。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协同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局全面实行“企业承诺+事中事后监管”的名称核准原则,进一步优化名称自主申报系统,实现名称自主申报与设立流程合并;对照自治区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清单,对市场监管领域“证照分离”改革实施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加强涉企经营许可事项的事中事后监管,规范监管行为,形成常态化监管机制,推进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协同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局完善市场主体退出制度,全面推行简易注销改革,依托企业注销“一网通”平台,利用信息共享及时获取企业相关主管部门登记、许可、经营、涉法、涉贷信息,对申请简易注销的市场主体进行预检,畅通注销渠道,解决市场主体的退出难题。
此外,为助力企业休整再出发,市场主体可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方式办理歇业。歇业,并不导致市场主体被注销,而是基于现实的综合考量,便利小微企业等在遇到经济危机、疫情等不可抗力或其他困难暂时无法开展经营活动时,让市场主体在一段时间内按下“暂停键”停止营业,仍然保留其市场主体资格,待情况好转后再恢复经营。歇业期限累计不超过3年。
来源:呼和浩特晚报(记者 刘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