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工信局:聚焦“急难愁盼”倾心为企解忧
今年,呼和浩特市工信局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精准定位、迅速行动,解难题、办实事、做好事,助推一批企业关心、行业关切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急事马上办。公开便企服务电话,发动全系统多做接地气、暖企心的好事实事。疫情防控期间,和林格尔经济开发区一家乳制品企业近三分之一的员工被封控在小区内无法上班,企业生产受到影响,以线下销售为主的主营业务收入也缩减了40%以上,企业经营遇到不少困难,尤其是原材料大幅涨价给企业现金流带来巨大挑战。获知情况后,市工信局及时启动中小企业“助保贷”工作,协调业务合作银行对中小企业不抽贷、不断贷,为企业获得950万元的贷款授信额度,并且从业务合作银行得到较低的贷款利率。
难事攻坚办。坚持多途径、深挖掘,细梳理、建台账,集中力量攻坚痛点、难点问题。在自治区工信厅、能源局等上级部门以及交通部门的支持下,市工信局向全市240家工业企业申领发放全区疫情防控期间重点物资运输车辆通行证共计16332张。协调相关部门及煤炭生产企业,为我市6家电厂、30余家城镇供热企业解决了燃煤运输车辆通行困难和进入煤矿受阻的问题,确保全市每日约4万吨燃煤公路运输安全。6家火力发电企业煤炭库存可用天数均稳定在10天以上,确保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用电安全。
愁事帮助办。针对加工企业反映的“企业员工返岗难、复工复产难”问题,市工信局成立5个专班,深入企业走访问需,与企业一起摸排返岗人员信息、加强返程途中防护、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帮扶企业解决遇到的实际困难。经统计,全市272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仅3月份,生产计划同比增长的企业占比较1—2月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极大缓解了企业因生产一线及销售员工无法返岗而导致的生产经营问题。
盼事主动办。市工信局制定《“管家”式服务企业制度工作方案》,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重点工业项目、软件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建立台账,包联到工信系统每名干部,建立起紧密的政企沟通协调机制,让企业遇到问题有人理、有人管、能解决,实现“两个全方位”(全方位优化工业发展环境和全方位提升干部各种本领)。同时,市工信局积极组织工业企业申报自治区重点产业(园区)发展专项资金项目97个,以促进企业平稳健康发展。
来源:呼和浩特日报(记者 宋向华 通讯员 张立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