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动态>1-5月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完成进出口总额27.9亿元人民币

 

 

1-5月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完成进出口总额27.9亿元人民币

择稿人员: 刘佳    |  发布日期: 2022-07-19   |   访问次数: 2158    
字体:
〖背景色:

  记者从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了解到,目前,呼和浩特综保区已陆续引进各类企业41家,产业业态覆盖光伏材料、电子信息、食品包装等加工制造业,保税物流、跨境电商、检验检测、融资租赁等服务贸易和一般贸易等多个领域。

  1-5月,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已完成进出口总额27.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8%;园区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 8862 万元,同比增长了26%,到“十四五”期末进出口总额力争突破60亿元人民币。

  为促进国际国内市场要素双向流通,促进双循环,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充分发挥各级赋予综合保税区的优惠政策,积极引导传统外贸企业入驻综合保税区转型发展。目前,除了国家赋予综合保税区的监管、税收、外汇、贸易等方面的普惠政策外,市政府近年陆续出台《关于支持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发展的意见》《关于促进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赋予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地方性扶持政策 33条,对外贸企业依托综合保税区政策,享受政策优惠、扩大进出口起到重要支撑作用。据相关负责人介绍,传统的羊毛、毛条、棉花以及玉米、小麦进口企业在综合保税区外要受关税配额限制,而综合保税区注册企业可免配额进口上述商品,所进口商品复出口无须配额,进口商品加工后,按制成品后计征关税,外贸企业可充分依托综合保税区特有政策开展业务,做大产业规模。

  为加强与口岸、物流枢纽的联动发展能力,综合保税区正在调研,积极争取中欧班列返程货物进入综合保税区仓储、分拨、集散、中转业务,另一方面也在积极探索开通呼和浩特至乌兰巴托货运专线的可行性。这两个方面的业务实施后将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外贸货物进出口拥堵情况。

  为助力入区企业多元化拓展市场,综合保税区已获批开展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业务,正在面向入区企业推广、普及试点业务,在国际形势不乐观的大环境下,支持企业拓展国内市场,积极依托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扩产增效。

  同时积极扶持本地传统外贸企业转型跨境电商企业,支持本地外贸企业入驻综合保税区开展跨境电商9710、9810业务,将线下贸易转至线上,扩大贸易覆盖面和规模。培育和发展新型外贸服务业,以联通国际市场和国内产业为导向,探索在综合保税区培育集产品展示体验、信息发布、商品交易、国际结算、国际物流、国际商务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区域性国际商品展示交易平台,全力打造外向型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来源:呼和浩特日报(记者 杨彩霞)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