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动态>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持续发力科技创新 推动产业升级 迈向千亿级园区

 

 

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持续发力科技创新 推动产业升级 迈向千亿级园区

择稿人员: 刘佳    |  发布日期: 2024-07-08   |   访问次数: 757    
字体:
〖背景色:

W020240705270607960264.jpg

内蒙古中电储能技术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生产人员正在进行跨接巴片安装。

  数字化设计、数字化仿真、数字化加工、数字化装配、数字化检验、数字化仓储物流……近日,作为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的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内蒙古双杰塞都电气有限公司数字化工厂正式投运,六大数字化能力将支撑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使业务运转效率提升30%。该项目多项产品填补了内蒙古自治区配电领域和新能源产业链的空白。

  而该项目从签约到投产,仅用了一年时间,这样的速度是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科学规划产业布局、强化项目带动作用、全面优化营商环境等系列“组合拳”带来的。

  今年以来,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上持续发力,以打造千亿级智慧生态先进制造业工业园区为目标,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

  迈入高质量发展新赛道

  围绕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和先进装备制造业,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打造11条细分产业链,谋篇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走出了一条符合本地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呼和浩特市坐拥丰富的风、光自然资源。良好的自然基础为新能源企业描绘了理想的发展图景。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通过实施税收减免、财政补助、研发激励、土地保障等多项政策,大力支持新能源和储能制造业创新升级。

  正是得益于独特的地域优势与政策利好,内蒙古中电储能技术有限公司于2023年落户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兴建新型电力储能系统产业研发制造基地,同年实现产值超10亿元,荣获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称号。企业拥有10项发明专利、30项知识产权。

  “2024年,公司计划投入约2000万元用于创新研发,往后每年将投入收入的4%—6%用于研发。”内蒙古中电储能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高嵩介绍,新型电力储能系统产业研发制造基地包含“一中心+三平台”,基地1期厂房两条生产线已投产,预计年产储能系统6亿瓦时(GWh)以上。

  如今,该公司的“驭能”储能系统产品已成功通过国家标准测试,多项重要指标远超国家标准,“驭能”储能系统产品入选内蒙古自治区新能源装备产品优选目录,并已成功实现首批交付。

  截至目前,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拥有科技型中小企业89家、高新技术企业63家、各级科技领军企业7家,拥有国家级孵化器、众创空间2家,国家级研发机构8家、省级研发机构30家,园区高新技术企业数约占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的12%。园区企业拥有各级各类研发机构25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从2021年的10.25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14.6亿元,呈逐年上升趋势。

  延伸产业链迸发新动能

  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聚力运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同时充分找准发展定位,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延伸,加快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新质生产力。

  走进位于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正耐智能电气产业园车间记者看到,技术人员用激光在一分钟内就完成了一块2.5米长、15毫米厚的镀锌板的精准切割。流水线上,不同规格的变电设备正在进行生产组装,这些设备在发电与用电之间、高低压转换之间发挥着重要作用。成立于2018年的正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不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已取得发明专利授权9项、实用新型授权16项、外观专利授权2项,公司主持参与的“电力电子化新能源配电网柔性调控装备和工程应用”项目获得中国发明协会2023年度发明创业创新奖。今年5月,公司获批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成为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家获批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装备制造企业。

  畜牧业是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传统优势产业。兽药是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内蒙古华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高度重视新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发展,累计投入资金3.33亿元,在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成功建立起一座符合国家GMP标准的动物疫苗产业化基地,不断攻坚痛点堵点难点,已获发明专利授权9项。

  “长期以来,针对奶牛乳房炎只有使用抗生素治疗的手段,这会造成奶食品抗生素残留超标,不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我们经过十多年不懈努力成功攻克技术难关,研制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牛大肠杆菌galE基因缺失灭活疫苗(Z9株),经农业农村部批准为新兽药,填补了国内空白。”内蒙古华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林叶介绍,这款疫苗不仅为奶牛乳房炎的免疫提供有效的替代方案,更改变了传统过度依赖抗生素的治疗模式,将有效减少养殖企业的损失,保障奶食品肉食品的安全。

  搭建创新平台推动成果转化

  走进呼和浩特留学人员创业园,内蒙古原生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实验室——内蒙古细胞制备中心暨细胞组织库中,科研人员正有条不紊地工作。“人体干细胞资源库关键技术的研究与产业化”“无血清培养基的研制及产业化”两个项目在这里成功转化。

  “这是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个符合国家标准的细胞产品实验室。目前,细胞组织库、无血清培养基已经实现市场化。”内蒙古原生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武晓云说。

  立足产业需求,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着力搭建各类创新平台,推动园区实现产才融合新突破。

  2021年10月,上海交通大学呼和浩特科技创新中心揭牌仪式举行。依托这一创新中心,上海交通大学与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开展科技合作,多项成果在企业转化。园区搭建了“智能网联车路协同”“动物疫病防控”等4个公共研发平台,累计孵化或引入企业52家,孵化企业获得知识产权125项,年产值近3亿元,带动千余人就业。

  “我们充分发挥呼和浩特留学人员创业园和上海交通大学呼和浩特科技创新中心等孵化平台作用,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产业转型升级等创新工程实施。园区积极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推动科技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同时着力推进领军企业培育。”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人才局局长沙立清说。

  来源:呼和浩特日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