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动态>首府:精准赋能 全力推进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

 

 

首府:精准赋能 全力推进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

择稿人员: 刘佳    |  发布日期: 2025-11-20   |   访问次数: 46    
字体:
〖背景色:

  走进内蒙古科拓微生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数字化生产设备让人眼前一亮。该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微生态制剂研发生产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目前已构建起全链条数字化管理体系。

  “公司生产设备共58台,其中30台为数字化设备,数字化率较高,并通过宜搭系统、钉钉云系统实现进销存标准化自动化、智能化考勤、人事信息云端安全管理。”内蒙古科拓微生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项目经理郝鹏飞介绍,公司聚焦生产管理痛点,引入专为中小型制造企业打造的轻量化MES,以“小快轻准”为核心定位,通过生产、质量、设备、物料四大管家产品,助力企业实现制造业务透明化、信息化与精益化。

  通过数字化改造,内蒙古科拓微生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不仅全面优化了企业核心业务流程、强化了运营管控能力,更助力企业在农牧业微生物领域构建起数字化竞争优势。这一实践及成效生动诠释了首府推进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有力举措和显著进步。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呼和浩特市自2024年先后获批自治区首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以来,创新“双试点”协同推进机制,与国家战略部署精准衔接,形成上下联动、资源聚合的转型合力。系统构建“1+N”政策保障体系,“1”即以2025年2月印发的《呼和浩特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方案》为核心纲领,明确“分行业突破、分批次推进”的转型策略。“N”则涵盖系列配套政策与实施举措,包括《呼和浩特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专项资金管理细则》《呼和浩特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数字化改造补贴申报指南》等,大力推动我市制造业企业开展数字化改造。

  采访中,呼和浩特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科科长刘璐介绍,近年来,呼和浩特市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关于数字化转型的决策部署,聚焦传统产业升级,出台“新型工业化发展十条政策”,以“真金白银”兑现专项资金,精准赋能特色食品加工、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截至目前,已完成2批项目验收,为50余家企业兑现资金4900余万元。培育多家国家5G工厂、智能工厂,让智改数转成为传统产业焕发新生的核心动能。

  记者了解到,2025年,呼和浩特市预计验收试点企业和数字化转型项目70余个,建设2个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标杆项目10个以上,预计兑现奖补资金5000余万元。按照“改造一批、验收一批”原则,前两批试点成果已集中显现,数字化转型切实驱动全市制造业企业降本增效,在营收增长、成本节约、质量提升和能耗降低四大核心维度均实现突破。

  值得一提的是,呼和浩特市以“树标杆、强示范”为导向,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从“单点突破”向“标杆引领”升级,涌现出一批行业典型。近年来共获评4家国家5G工厂,占全区获评总数的66.7%。7家企业获评内蒙古自治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占全区入围总数的28%。共培育22个基础级智能工厂、13个先进级智能工厂、1个卓越级智能工厂。累计培育两化融合贯标企业110家。

  此外,依托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智改数转创新体验中心,呼和浩特市构建“生态构建—转型赋能—人才支撑”三位一体体系,精准破解中小企业“不会转、不敢转、资源少”的核心痛点,形成“全链条服务、全要素整合、全周期赋能”的转型生态。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智改数转’实践,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强化平台支撑、补齐要素短板,推动更多传统企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力争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转型经验,为我市传统产业升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数字动能。”刘璐说。

  来源:呼和浩特日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