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动态>呼和浩特市获评“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

 

 

呼和浩特市获评“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

择稿人员: 刘佳    |  发布日期: 2025-10-29   |   访问次数: 23    
字体:
〖背景色:

  近日,中共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关于第三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和项目命名的决定》,72个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县、区)、33个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获得命名,呼和浩特市获评“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

  近年来,首府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重大政治任务,贯穿于法治政府建设的全过程和各方面。2023年,呼和浩特市获评“自治区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新城区、玉泉区、托克托县、赛罕区先后获评“自治区法治政府建设示范旗县区”,累计45个单位和个人受到国家级表彰,数据要素服务、融媒体改革、水生态环境保护等法治政府建设相关经验获全国推广。

  为构建高效便民服务体系,市本级行政审批事项由1296项精简到405项,实现“一网通办”“全程网办”,264项事项实现了“京津冀呼通办”,还推出了166个“高效办成一件事”,设置“企业开办一站式服务专区”,进入全国行政审批事项最少城市行列。同时,建立了自治区首个“12345”政务便民服务热线管理运行体系,获评“全国十佳杰出热线典范”“为民惠企十佳典范”;坚持诚信为本。首府一体推进法治政府与诚信政府建设,打造诚信呼和浩特名片,获评“2024诚信建设影响力城市”,7个案例获评全国优秀信用案例;注重数字赋能。发挥我市作为国家“东数西算”绿色算力中心优势,建成投用公共数据一体化管理平台,全市109家单位接入“智慧城市大脑”,政务服务事项网办率达99.7%。

  同时,首府建立健全了政府立法和审议机制,现行有效地方性法规56部、政府规章31部,形成了具有首府鲜明特色的法规制度体系;完成乡镇(街道)56项赋权事项认领和公布工作,做到“一张清单管权责”“清单之外无权力”,有效破解“小马拉大车”的突出问题;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实践,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调解组织网络,调解成功率持续保持99%以上。做优公共法律服务,形成“30分钟线下公共法律服务圈”和“1分钟线上公共法律服务圈”;将普法融入行政履职全程、融入群众日常生活、融入北疆文化建设,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持续保持100%,全民法治宣传教育普及率92%,建成法治文化阵地1883个。

  来源:呼和浩特市日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