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动态>向新而行 向链而强 ——“十四五”时期呼和浩特以高水平招商引资集聚高质

 

 

向新而行 向链而强 ——“十四五”时期呼和浩特以高水平招商引资集聚高质量发展澎湃动能

择稿人员: 刘佳    |  发布日期: 2025-11-28   |   访问次数: 26    
字体:
〖背景色:

  新时代新征程,如何在服务国家战略与区域发展中构筑竞争新优势?如何在高质量发展航道上打造强劲引擎、积蓄澎湃动能?

  呼和浩特,这片承载着草原文明与现代产业梦想的土地,在“十四五”的奋进征程中,书写下以高水平招商引资赋能高质量发展的青城答卷。

  五年间,呼和浩特招商引资的“体量”倍增、“气质”跃升。“投资热土”这张名片被擦得越来越亮——“亮”在规模,“亮”在质量,更“亮”在环境。

  突破,见于招商数据的跃升线上:“十四五”期间,全市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468个,其中51个百亿级重大引擎项目,如一颗颗强劲的心脏,为经济血脉注入澎湃活力。资金到位跑出“加速度”,2022至2024年累计引进区外资金1730亿元,2024年较2022年增幅高达79%。进入2025年,增势更劲,1—10月到位资金635.5亿元,增速24%。

  荣光,写在城市名片的不断刷新上:荣膺“2024高质量发展营商环境最佳城市”“2024年中国十大最具投资价值城市”,成功入选“2025年中国百强城市”“2025年中国最具投资价值城市50强”,并上榜2024—2025年营商环境创新城市,城市吸引力和竞争力显著增强。

  呼和浩特在延链补链强链中集聚产业,在深化改革创新中优化生态,赋予现代化首府城市建设更为坚实的项目支撑和更为广阔的辐射维度,凝聚起更为强大的投资引力、发展活力、城市魅力。

  筑牢招商引资的产业根基

  热潮涌动,项目如林;蓄势赋能,招商正劲。

  面对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呼和浩特在压力下开拓,在挑战中前行,总结出一套招商引资的“务实打法”:更加注重精准招商、更加注重招商效果,力争落地一批竞争性强、成长性好、关联性高的产业链引擎性项目。

  “从拿地到开工,审批就像‘网购’一样便利!”中建八局交通银行和林格尔数据中心项目总工程师刘军感叹。交通银行数据中心项目建设迅速,得益于呼和浩特在招商引资方面提供的一系列便利政策。

  目前,十大金融机构数据中心在首府齐聚,“金融云谷”初具规模。此外,阿特斯新能源全产业链、华为云和林格尔数据中心、火山引擎内蒙古和林格尔算力中心、双杰电气新能源电力装备制造、华润双鹤生物合成产业园、中船派瑞特种气体、叁零陆零12GWh超级电容等一批重大项目纷纷落户青城,为产业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引来一个、带动一串”的集聚效应正在显现。“十四五”期间,呼和浩特持续放大区位及资源优势,围绕培育发展“六大产业集群”,重点瞄准投资大、产业带动性强、附加值高的产业项目,研究产业布局规划,定向制定招商策略,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亩均效益好的引擎性项目纷纷落户。

  看!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根基雄厚,守护“中国奶罐”。乳业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乳制品全国市场占有率稳居53%,荣获“世界乳业科技之都”称号。重庆明品福国际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信华国际冷链物流、北京新发农林科技食用菌生态养种植基地等重大项目相继落地,进一步延伸了产业链条。看!新材料产业集群“碳”“硅”并进,奠定工业新基石。成功获评自治区级呼包鄂硅晶新材料及光伏先进制造业集群,建成世界领先的光伏和半导体单晶硅生产基地,电子级单晶硅、多晶硅年产能分别占全国的30%和60%。碳基新材料实现从无到有,碳谷科技富勒烯产能位居全国第一。

  看!新能源产业集群绿电赋能,引领能源革命。全市电力总装机达2137.75万千瓦,其中新能源装机703万千瓦。2024年跻身胡润中国新能源产业集聚度城市50强,投资热度居全国第五。

  看!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创新驱动,夯实医药基础。建成全国最大的口蹄疫疫苗智能制造基地,拥有自治区唯一的国家P3实验室,成为全球最大的黄原胶、阿维菌素生产基地。浙江拜克合成生物学产品制造基地、映生科技生物水凝胶等项目的落地,显著增强了在特色生物医药领域的综合实力。

  看!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算力领跑,拥抱数字浪潮。作为国家“东数西算”八大枢纽节点城市之一,呼和浩特算力规模达10.7万P,智能算力占比达95%,绿色算力指数位列全国第一,连续两年跻身“数字经济百强市”行列,并成功入围中国“算力二十强市”“城市数字化转型百强榜”,获得“中国云谷”“算力产业集群先锋”“绿色算力发展先锋”等称号,在中国城市数据要素百强榜中,位列第26位。

  看!现代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空天布局,培育新兴动能。商业航天产业引进星河动力、星际荣耀等企业。成功入选国家首批北斗规模应用试点城市。吉利远程商用车项目的落地,则填补了全区氢电商用车、甲醇商用车的空白。

  在产业脉络的强力搏动中,呼和浩特的经济主体性更加鲜明,不断唤醒招商自觉、塑造赛道自信、锻造服务自立、铸就产业自强,进而化为推动项目落地的坚定行动。

  唯其艰难,方显勇毅;唯其磨砺,始得玉成。精准的产业链招商为产业集群的生成与壮大注入强劲动力,而不断成型并优化的产业集群又以其强大的生态吸引力,反哺并提升了招商引资的精准度与能级,由此构筑起“以招商引资促集群、以集群引凤凰”的良性循环。今天,呼和浩特的前进动力更加强大、奋斗精神更加昂扬、必胜信念更加坚定,正以“满弓”姿态奔赴新征程。

  激发创新招商的内生动力

  “将公司总部从上海迁到呼和浩特,确实需要勇气。”悟索智驾(内蒙古)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吴选伟坦言,“这里的政策支持、优质的营商环境与实实在在的应用场景是让我们下定决心的原因。”

  呼和浩特市投资促进局工作人员李儒林介绍:“我们整合国企自持的停车场资源作为‘应用场景’,让企业亲眼看到市场、触摸未来。”

  五年来,呼和浩特创新招商方式,资本招商、场景招商、要素招商多元并举,为传统招商路径注入全新活力。涌动的“招商大潮”里,洋溢着独特的“改革味”“创新味”,生动展现首府招商工作在破立结合中迸发的蓬勃生机。

  从建立精准招商及重大项目管理平台,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跟踪,到通过产业基金撬动苏州清研碳化硅等项目落地;从发挥国有资本引导作用签约瑞芬生物合成生物产业基地等项目,到整合释放自动驾驶、低空经济等场景与百度、新华三达成合作……

  放眼首府大地,机制创新、要素激活,“从改革实践中闯出来的”呼和浩特招商新路,在波澜壮阔的竞争版图中升腾起恢宏气象,融汇于现代化首府城市建设的壮阔图景。

  全市招商引资活力持续迸发——

  2025年1—10月首府完成区外到位资金635.5亿元,增速24%;全面梳理盘活闲置厂房,以租赁、合作等方式吸引拜尔洛克生物、黄埔航空轮胎等新兴项目轻资产“拎包入住”,让稀缺的土地要素流向更高效的领域……

  首府产业赛道铺展活力满满的进击图景——

  乳业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全国市场占有率稳居53%;成功获评自治区级呼包鄂硅晶新材料及光伏先进制造业集群;建成自治区首个航天经济开发区,实现无人机制造“零的突破”……

  呼和浩特的投资引力、产业活力、城市魅力不断彰显——

  以精准的产业链布局为导向的招商策略,拓宽产业发展的航道;将优化营商环境的内涵创造性凝结于“全国行政审批事项最少城市”等实践中,推动形成“亲商、安商、富商”的投资风尚;以浓郁的产业味、炽热的服务情、浩然的改革魂吸引八方来宾……

  沿用多年的招商模式在“实践探索”中与时俱进,蕴含市场精神的创新举措“润物细无声”地与产业发展需求相结合,生动彰显深化改革的方法伟力。

  担当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使命

  “深化招商引资改革”“推动首府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上,市委、市政府的部署激荡实践回响,为呼和浩特现代化建设标示前进坐标、锚定发展航向。

  深入践行高质量发展要求,就是要勇担新使命、谱写新篇章,不断创新招商方式、重塑招商思维。

  “终结‘拼补贴、比优惠’的内卷式竞争,划定市场有序发展的制度红线。”面对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新格局,呼和浩特深刻意识到,“拼补贴、比优惠”的旧路径已然行不通。唯有以改革破题,方能激活招商新动能。

  《呼和浩特市深化招商引资改革推动首府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出台,标志着招商工作迈入“公平为基、规范为要”的新阶段。建立旗县区、开发区处级领导包联亿元以上项目机制,让改革任务有人抓、能落地,从制度层面保障了招商质效。

  人工智能赋能项目匹配与管理,提升招商效率,数字化平台实现项目进展全流程透明化监管,让服务“精准滴灌”。传统优势与科技创新的“双向奔赴”为资源禀赋转化为招商优势写下生动注脚。

  今天,改革思维正不断融入全市招商引资工作的精神气质与实践品格,在潜移默化中指引首府立精准招商的志气、硬改革创新的骨气、长服务产业的底气,坚定不移走好自己的特色招商之路,集中精力办好促进发展的事。

  发展动能借助改革杠杆不断释放,日益成为城市能级跃升的强劲推力。有不少外界评论指出,呼和浩特项目“引得来”,也“落得下、建得快、发展好”。

  挥毫写就“十四五”答卷,高质量发展的篇章仍在续写。五年的实践证明,唯有“向新”,才能打通梗阻、开辟新局;唯有“向链”,才能集聚要素、提升能级;唯有“向未来”,才能于变局中开新局,在挑战中育先机。

  向新,向链,向未来!在高质量发展的宏伟蓝图指引下,“美丽青城、草原都市”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全球资本与先进产业,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迈向更加广阔的未来!

  来源:呼和浩特日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