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动态>算力赋能数据引擎 中国云谷擘画数字经纬 ——解析呼和浩特数字经济跃迁的

 

 

算力赋能数据引擎 中国云谷擘画数字经纬 ——解析呼和浩特数字经济跃迁的北疆密码

择稿人员: 刘佳    |  发布日期: 2025-04-01   |   访问次数: 98    
字体:
〖背景色:

  在数字经济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一座草原城市的数字化转型之路,既折射出区域经济创新突围的勇气,更彰显着一座城市战略布局的深远智慧。日前,在赛迪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发布的“2025中国城市数据要素100强”榜单上,呼和浩特以黑马之姿位列第26位,与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比肩而立,共同进入30强。在这背后,是呼和浩特以算力为犁、数据为田,在祖国北疆开辟出一片数字经济的沃土。其进阶之路,恰似一曲传统与现代交织的塞外长调,既有科技突围的铿锵节奏,又有产业蝶变的悠远回响。

  如果说算力是数字时代的“新石油”,那么呼和浩特正以得天独厚的绿电优势重塑能源革命的内涵。年均气温7.7℃的自然馈赠、80%的绿电使用率,让这里的每一瓦算力都浸润着草原清风,每一比特数据都闪耀着清洁能源的光芒。5.4万P的算力规模托举起人工智能的未来,其中95%的智能算力在此汇聚……“中国云谷”已不再是简单的数据仓库,而成为驱动数字首府建设的绿色引擎。呼和浩特正将绿电优势转化为算力胜势,将算力胜势锻造成数据定势,最终让数据定势培育新质生产力、反哺城市发展,在“东数西算”国家工程中书写着北疆答卷。

  数据要素的市场化改革,考验着城市治理者的智慧与魄力。呼和浩特以三项基础制度为纲,1.28亿元专项资金为引,构建起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制度体系。从医疗影像的细胞级标注到城市大脑的亿级数据处理、政务数据的破壁流通,再到农牧业数据的精准赋能,首府正在打破数据孤岛,让沉默的字节化作产业跃升的密码。其实,智慧一直刻在草原儿女的基因里——正如牧民懂得将草原划分为四季牧场,呼和浩特以“数据要素×”行动精准开辟出65个应用场景,让数据在乳业、能源、政务等领域流淌出生机。

  产业生态的培育,见证着呼和浩特从“筑巢引凤”到“育林成景”的转变。在呼和浩特数据标注基地,1500名数据标注员正为AI大模型输送“精神食粮”;华为于近日宣布组建医疗卫生军团后,呼和浩特立刻捕捉机会,率先与其签署医疗卫生健康全面合作框架协议……无独有偶,从中国农业银行内蒙古数据中心到抖音标注基地,再从“青城之光”超算中心到内蒙古数据交易中心,这里既有参天大树般的行业巨头,也有灌木丛生的创新企业,共同织就数字产业的生态图谱。这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开放胸襟,让呼和浩特在数字赛道上跑出了换道超车的加速度。

  安全与发展如同鸟之双翼,缺一不可。呼和浩特投用的“P4”级数据实验室和城市网络安全运营中心,既是为数据流通架设的“红绿灯”,也是抵御数字风险的“防火墙”。在这里,每秒钟处理亿级安全日志的防护体系,与不断突破的数据脱敏技术相得益彰,勾勒出安全可信的数字疆域。这种蹄疾步稳的发展理念,犹如草原上的勒勒车,既保持着向前的节奏,又坚守着行稳致远的初心。

  风吹草低见牛羊,云涌数聚算无疆。识大局者,方能驭风云之势而决胜千里;谋全局者,必能握时代之舵而破浪前行。面对数字化浪潮,呼和浩特早已不再是算力的搬运工,而是数字价值的锤炼者。站在2025年的春天回望,呼和浩特的数字变革之路,正是边疆民族地区创新突围的生动注脚。当绿色算力遇见高质量数据、政策红利碰撞市场活力,呼和浩特正以“草原狼”的敏锐和“蒙古马”的韧劲,在数字中国的版图上刻下新的坐标。这场始于大青山脚下的数字变革,不仅改写着首府的产业基因,更为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破局样本——在数字经济时代,每个城市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

  来源:呼和浩特日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