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动态>呼和浩特多维发力推动外贸稳中提质

 

 

呼和浩特多维发力推动外贸稳中提质

择稿人员: 刘佳    |  发布日期: 2025-11-25   |   访问次数: 48    
字体:
〖背景色:

  记者11月23日在采访中获悉,今年以来,在相关部门的积极推动下,首府外贸稳中提质。据呼和浩特海关所属赛罕海关统计,2025年1—10月,呼和浩特市外贸进出口总值210.7078亿元,同比上升13.8731%,高于全区外贸增速11.64个百分点。

  近日,20辆载着393头荷斯坦奶牛的运输车辆在呼和浩特市启程,从二连浩特口岸出境后,运往蒙古国乌兰巴托。这是内蒙古自治区首次批量对蒙古国出口活牛。为了确保此次首发出口业务顺畅进行,呼和浩特海关提前谋划,主动对接出口企业及外事部门,多渠道明确进口国官方检疫要求,详细解读中国与蒙古国对出口奶牛的各项单证要求,组成专项工作小组,开展“一对一”辅导,指导企业提前备齐各类单证,规范申报要素,确保从企业端就做到“单证齐全、申报准确、货证相符”,从源头上规避通关延误风险。

  依托“智慧海关”建设成果,呼和浩特海关所属赛罕海关提供专人对企服务,跟进企业申报进度,推行“提前申报”“预约通关”等便利化措施。在货物抵达口岸后,所属二连海关关员在保证有效监管的前提下,实施“即到即查、快速验放”,最大程度缩短了货物在口岸的滞留时间。

  为推动外贸稳规模、强韧性,今年以来,赛罕海关从监管、服务、协同等多个方面发力,打出助企纾困“组合拳”,全面畅通物流通道,全面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全力打造对外开放平台,助力自治区外贸高质量发展。

  在推进中欧班列提量增效方面,开通中欧班列业务办理专用窗口,优先办理班列货物通关手续,安排业务骨干全流程跟进,全天候保障快速通关。支持建设中欧班列集散中心,指导呼和浩特2个铁路型海关监管场所开通转关、舱单、快通等多项新业务。1—10月,呼和浩特共发运中欧班列116列,同比增长10.4%,被列为国家中欧班列节点城市。

  同时,发挥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与铁通物流园海关监管场所就近特点,利用综合保税区免费集货且能先期退税优势,常态化发运中欧、中亚班列,帮助企业降低仓储费用。对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管委会提出的十余类拟入区项目进行研究,为入区企业进行项目准入研判并配置政策套餐,“一企一策”“一事一策”,有针对性地做好监管服务方案。从报关、报检、一般纳税人管理各环节给予指导,充分发挥综合保税区政策功能优势,支持中欧、中亚班列进出口货物在区内集拼、分拨,促进“保税+中欧班列”业务快速发展,助推区港联动模式,开辟“海铁联运+内陆保税+内陆箱管”新通道。

  在便利通关方面,推动首府各类海关监管场所建设,丰富首府口岸功能,使企业在驻地即可办理各项通关监管手续,降低企业在口岸的申报管理成本。抽调业务骨干组建业务攻坚工作专班,跟进项目建设,多次实地调研,面对面解答申建问题,提出科学合理的场所规划设置建议,指导企业按照标准开展建设。2024年第四季度以来,共推动呼和浩特市2个铁路监管场所、1个公路监管场所、1个邮快件监管场所、1个保税仓库和出口监管仓库通过验收,首府外贸业务形态得到多元化发展。

  来源:呼和浩特日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