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动态>全链数智化引领乳业新变革——呼和浩特市建成首个乳业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

 

 

全链数智化引领乳业新变革——呼和浩特市建成首个乳业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

择稿人员: 刘佳    |  发布日期: 2025-09-12   |   访问次数: 68    
字体:
〖背景色:

  为落实自治区工信厅关于自治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打造“一链一平台”的相关部署,我市推动伊利实业、蒙牛乳业打造覆盖全产业链的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以数智化转型为引擎,引领乳制品行业向智能制造全面升级。

  2025年7月,伊利乳业智慧供应链工业互联网平台已建成投用,贯穿牧场、生产、供应链到消费者的数字化生态体系,为乳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以强大的示范效应带动上下游企业实现协同跃迁。

  平台构建:技术赋能全产业链协同

  伊利乳业智慧供应链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核心在于数据打通与业务融合。通过与阿里巴巴合作,伊利建成基于集团级统一数据库的数据中台,围绕数据“产、存、建、管、用”全链路,构建多云一体数据基座。这一平台整合了制造执行MES数据采集与监测SCADA等系统,实现实时设备连接与数据汇集,同时预留标准化接口,为上下游企业接入提供技术支撑。

  上游牧场端,通过物联网设备建立奶牛ID和数字化养殖流程,实现精准饲喂与健康管理;中游生产端,部署MOM系统和DMS系统,构建近200个数采点位,实时采集4400多个生产数据;下游供应链端,联合积兆科技打造数字化运营平台,实现供应商全链路管理,同步将成熟模块开放给产业链伙伴复用。

  实践成效:效率提升与绿色发展双丰收

  在能源管理方面,平台实现对120台核心生产及能源设备的实时监控,水耗、电耗、气耗综合下降18.3%,过去需要3人每日3小时的人工抄表及数据核算工作,现在通过平台自动采集、分析、上报实现全流程无人化。

  在绿色发展方面,伊利集成供应商碳排放数据收集系统,计算准确率达100%,引领54家供应商完成低碳转型,单吨产品碳排放降低15.74%,年度减碳3.28万吨。目前,伊利已有23家分(子)公司被评为国家级“绿色工厂”,其绿色管理经验通过平台向上下游企业输出。

  链上赋能:引领上下游企业数字化跃迁

  伊利乳业智慧供应链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技术输出+标准共享+能力孵化”三重路径,为上下游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范本。上游环节,针对中小牧场资金不足、技术薄弱问题,推出“伊起牛”系统轻量化版本,降低接入成本70%,目前已有1200余家合作牧场上线该系统,平均单场养殖效率提升25%;为饲料、兽药供应商开放原奶品质数据接口,帮助其精准匹配需求,产品适配率提高30%。

  下游领域,向经销商输出智能库存管理模块,通过平台实时预判市场需求,避免滞销或断货,经销商库存周转天数缩短15天;联合物流企业开发路径优化算法,整合干线运输与末端配送数据,使物流成本降低10%,2023年与积兆科技联合申报的“数智化供应链案例”入选工信部典型案例,成为下游企业转型的标杆样本。此外,通过“数字N +伊”生态创享计划,吸引500余家上下游企业及科创机构参与创新大赛,孵化出AI质检、智能能耗管理等15个适配产业链各环节的解决方案,其中8项已在行业内推广应用。

  行业赋能:构建数智化生态共同体

  伊利乳业智慧供应链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了企业级应用向行业级赋能升级。通过 “数字N +伊”生态创享计划,伊利联合微软加速器、火山引擎等举办创新大赛,吸引全球科创企业共同探索AI与健康产业的融合路径。2023年,伊利与积兆科技联合申报的项目入选工信部“2023数智化供应链案例”,为行业提供可复制的转型经验。

  2024年,伊利数字孪生工厂全新升级,向消费者开放液奶生产关键流程的“沉浸式”体验,同时推动1.5亿消费者在线协同共创新品。这种全链路数字化能力正在重塑乳业价值链,带动上下游实现从“经验决策”到“数据驱动”的转变。

  展望未来,伊利计划2027年实现核心供应商100%低碳转型,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持续迭代,不仅推动中国奶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更将为内蒙古打造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呼和浩特建设“世界乳业科技之都”提供核心支撑,同时持续放大示范效应,带动全产业链数字化水平整体跃升,为全球乳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中国方案”。

  本土赋能:筑牢乳都根基与区域共荣

  在人才培育方面,伊利联合呼和浩特市政府打造“双孵化”车间,通过VR虚拟仿真实训技术将灌装工等关键岗位培训周期从3个月缩短至2个月,既为企业6万多名员工提供技能升级通道,更面向上下游企业开放培训资源,已为牧场技术员、供应商生产骨干等培养专业人才超5000人,成为辐射产业链的高技能人才摇篮。

  位于土默特左旗的敕勒川生态智慧牧场,通过“伊起牛・智慧牧业生态系统”实现全流程数字化管理,其成熟模式已复制到区内80余家中小牧场。全智能无人挤奶机器人、饲喂机器人等设备的应用,配合“精益牧场损益大模型”,不仅帮助合作牧场累计降低养殖成本36亿元,更带动上游饲料供应商通过平台数据优化配方,使饲料转化率提升8%;设备供应商则根据平台反馈的设备运行数据迭代升级产品,故障率下降12%。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落地呼和浩特后,更联合上下游企业组建5000人规模创新团队,在奶牛育种、益生菌研发等领域取得20项技术突破,推动“中国乳都”向“世界乳业科技之都”跨越。

  来源:央广网


相关新闻